晴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传承科学家精神】卢成红: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文章作者或来源:作者:卢成红 审稿:李静波 丁春邦 来源:学生处 生命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 2128 ) 发布时间:2024/3/5

编者按:日前,我校24名同学分获第六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进一步崇尚科学家精神、学习科学家精神、传承科学家精神,汇聚起崇尚科学、以学报国、探索未知、矢志创新的时代正能量。

【人物简介】卢成红,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曾任校学生一科助管负责人、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负责人、班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500小时。三年累计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位于同年级同专业第一,参与校级科研兴趣培养计划项目1项、大学生创业训练重点项目1项。获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雅安市优秀志愿者等校级以上荣誉奖励20余项。现已推免至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少年自有少年狂,心向骄阳万丈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卢成红认为她的大学生活就是在各种身份中转换,身份角色的不断协调和衡量组成了她独一无二的大学生活。


坚定选择,砥砺前行


大学最重要的一个身份便是学生。入校选择专业的时候,卢成红的心仪专业并不是生物工程,而是秉持着成为都市白领的向往,想要在经管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由于专业调剂,她阴差阳错的进入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面对这个一无所知的领域她深感担忧和怯懦。


通过专业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卢成红慢慢了解生物工程的专业领域和就业方向。正逢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陈薇院士团队正是利用了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知识研制出了中国的重组新冠疫苗,为处于疫情中的中国人民注了一支强心剂。卢成红开始慢慢接受,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逐渐对生命科学及其背后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不再满足于书本和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大一下学期主动申请加入了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开始科研之旅。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她积极学习各种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逐渐建立起科研思维。大二上学期以第二负责人的身份参与1项校级科研兴趣计划并成功结题,这不仅锻炼了卢成红严谨的科研思维,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在生命科学的探索路上能够与之携手同行的知心朋友。


在无数生物科研工作者精神的熏陶下,卢成红确定了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肿瘤生物学。她成功推免至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实现自己的生命科学梦。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成就了她,从一开始的坚定选择研究方向,到学业成绩并不拔尖却始终坚定前行,这都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引领鼓励。


事无大小,贵在行动


第二重身份是党员学生干部。从小班到学院再到学校,卢成红的学生工作经历一步一个台阶的向上走,用自己的一腔热情,服务着许许多多的川农师生。她认为大学的意义不只是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所学来造福一方人民,尽己所能解他人之忧也是生活的意义所在。卢成红会在小班同学苦恼时送出一句暖心的问候,组织一场场让同学们收获知识与快乐的实践活动,细心讲解学生事务办理的实用指南,这都是她五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中绚烂的一笔。丰富的工作经验造就了她活泼开朗、细致认真的性格,是她前进路上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


赤诚奉献,绽放青春


第三重不得不谈的身份是青年志愿者。热心坦诚是同学、朋友、老师对卢成红的第一印象。她大一加入了四川农业大学学生公益联盟助学部,利用课余时间为需要帮助的孩子带去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生物科普。她将自己所看到的生物世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图片讲给孩子们,在他们幼小心灵里播下一颗生命科学的种子。卢成红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团队——栖源石蛙,深入乡村,走进农户。致力于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农户们实际的石蛙养殖问题,用实验数据和科学文献提供有效的养殖建议,获得了校十佳社会实践团队荣誉称号。截止目前,卢成红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达近500小时,先后获评雅安市优秀志愿者、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山高路远,我们顶峰相见。卢成红不断前进,甘于奉献的品质将一直伴随着她追逐属于她的生命科学梦想,这些将使她更有力量去面对未来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相信如此善良、坚强的她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